這裡是一家鄉辦敬老院,卻有自己的大棚和養殖基地,看上去更像一個“農業莊園”;這裡入住的老人不僅衣食無憂,還能幹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、領一份勞動所得的工資;這裡還通過選舉成立了院民管理委員會,真正做到了大事不出院、小事自己管……
  這就是位於歷山腳下的沁水縣土沃鄉敬老院,近年來,他們積極發展院辦經濟,並堅持探索新型養老模式而多次得到各級民政部門的表彰獎勵。初冬時節,記者一行走進這個我市唯一一家五星級省級模範敬老院,一探究竟。

  每天早上,老人們便自發來到院子里跳起廣場舞。
  自給自足
  院辦經濟初見成效
  占地7000多平方米的土沃鄉敬老院,是一所集五保供養與殘疾人托養於一體的鄉辦綜合性社會福利機構,設置床位120張,現入住的五保老人和各類殘疾人已有68人。
  行走在敬老院里,第一感覺就是整潔。康復訓練中心、洗浴中心、文化活動室、餐廳、醫療室……這些養老設施不僅一應俱全,而且清新如初。最讓人驚嘆的是入住這裡的老人不僅全部免費養老,而且多數還都有一份能領到“工資”的活。
  “這個敬老院是2008年開始改建的,2012年的時候,為了降低成本,改善老人們的生活,我們在政府和民政、殘聯等部門的幫助下,在鄰近的上沃泉村租種了30畝地,建起20棟的大棚基地,發展院辦經濟。”敬老院院長董秀平告訴記者,大棚基地主要種植玉米、穀子等糧食作物,也有部分蔬菜、蘑菇等經濟作物。由於院里多數老人還有點勞動能力,夏秋季節,這些老人就可以自願到大棚里種地、除草等,並根據勞動時長獲得相應的報酬。
  養老院的這種做法也獲得了老人們的贊同。記者見到席高全老人時,他正忙乎著燒鍋爐。掏爐渣、加煤炭、查看鍋爐水位。今年50歲的席高全老人是敬老院里的一位殘疾人,4年前他來到了敬老院,冬季便在鍋爐房打雜,夏秋季在院辦的大棚基地勞動。“每個月下來,能掙500到700百塊錢。”談笑間,老人也道出了自己的心聲,我們祖祖輩輩都是農民,每天閑坐著也不舒服,通過勞動既能鍛煉身體,還能給自己攢點零花錢。
  “敬老院就是老人們的家,能勞動的都參加勞動。”而在董秀平看來,發展院辦經濟,不僅能改善大家的飲食,還能增強老人的成就感和榮譽感。
  據介紹,去年,大棚基地收穫的糧食蔬菜不僅滿足了院民的日常所需,而且還給集體增加了兩萬多元的收入。敬老院的運營資金除國家補助外,基本得到了自給自足。董秀平還向記者透露,目前他們的養殖基地也在殘聯的幫助下開工建設,明年就會見成效。
  互助自管
  院民就像家人一樣親
  相對於完善的硬件設施,敬老院的管理和服務水平同樣重要。“院里大大小小的事都要操心,60多位孤寡老人集中供養,院民間的小矛盾層出不窮,管理起來更加吃力。”提及敬老院的日常管理,董秀平下意識地皺起了眉頭。
  為了破解這一難題,去年以來,土沃敬老院還探索實行“自管”模式,即由老人們自己選舉產生管委會,並將老人們分為五個小組,分別設置“小組長”,來協調管理老人們的生活起居和集體活動。
  在院里的活動室,記者見到了今年64歲的五保老人楊建林,他便是其中一位小組長。“我們組已經連續拿到好幾次小紅旗了,我說的話大家都聽呢!每天就是通知大家早上打掃衛生,參加活動等,適量鍛煉。”在和老人們的相處中,老楊不僅關心身邊的院民,還能及時排除老人之間的矛盾,逐漸在老人中間樹立起了威信。
  除了讓老人“自管”,敬老院還成立了一支由工作人員組成的矛盾調解隊伍,定期與各位院民交流談心,真正做到小事自己管,大事不出院。此外,他們還對互幫互助的老人予以登記和表彰。無論是幫忙洗被褥,打飯,還是剪指甲,喂藥這些小事都一一登記在冊。
  “前些天,院里一位老人生病了,其他老人們又是幫她打水又是送飯,都很熱心。”董秀平說,自從互助自管模式實行以來,老人們在一起交流多了,彼此間的隔閡也就少了,現在的敬老院,更像一個大家庭。
  自娛自樂
  敬老院里歡聲笑語多
  採訪中,幾位老人還熱情邀請記者參觀他們的“家”——20多平方米的房子。兩個人住、帶衛生間,牆壁上還有一臺液晶電視機,空間不大,但收拾得乾乾凈凈,而且還有暖氣。
  吃得好,住得暖,物質生活滿足的同時,老人們的精神生活也是豐富多彩。每天早上,老人們便自發來到院子里跳起廣場舞,晚上還會在活動室自編自演一場節目,唱歌、三句半、說書……敬老院里到處是歡聲笑語。
  “以往,社會上愛心人士每年也多次前來探望他們,但很多都是形式大於內容,來演幾個節目、送點東西就走了。而且年輕人演的節目又讓很多老人感覺有‘代溝’,很難接受。”後來,敬老院征求了老人們的意見,成立了一支自己的“陽光家園曲藝隊”,入住的老人們都是其中的隊員。一到過年過節,他們都會辦一臺文藝晚會。
  說起土沃鄉敬老院近年來對養老新模式的探索實踐,土沃鄉鄉長田玉珍深有體會。他說,“這樣既能有效解決農村孤寡老人無依無靠、各自獨居的現狀,而且又讓老人們的幸福指數不斷提高,這種模式值得進一步探索推廣。”
  而對於今後敬老院的發展,田玉珍也坦言:“隨著老人們年齡的增加和人數的增多,工作人員和經費還是有點緊張,雖然院內的自我管理已經很成熟,但還需要更多的社會工作者和愛心人士來關心這個大家庭。”  (原標題:土沃鄉敬老院:一個鄉村幸福敬老院的樣板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ajegt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